News&Information
新闻资讯
精彩回顾|2020CSCO “裕”见未来:肿瘤免疫治疗biomarker与临床疗效的研究进展
2020-09-26
【 返回列表 】

图片

背景介绍

随着多个PD-1/L1的单抗获批进入临床应用,越来越多的肿瘤患者可以从免疫检查点抑制剂中获益。随着肿瘤免疫的深入研究,越来越多的biomarker被发现可用于评估I-O药物用药筛选,指导患者精准治疗和临床试验。但是,已发现且被验证的免疫治疗biomarker十分有限,免疫治疗疗效评估和耐药机制的biomarker仍有待发现及挖掘。

这些问题,不仅需要通过药企推动的大规模临床试验来解答,还需要我们的临床医生在临床诊治的实践过程中,借助像裕策生物这样专注于肿瘤免疫检测技术开发和转化医学研究的企业助力,在真实世界研究中来探索。

2020年9月26日,2020CSCO学术年会|“裕”见未来 · 裕策生物系列卫星会顺利举行,以下为临床检测专场会议的精彩回顾。

主席致辞

图片
解放军第960医院王宝成教授致辞

河南省肿瘤医院陈小兵教授、华中科技大学协和医院孟睿教授针对肿瘤免疫biomarker转化医学真实世界研究最新进展进行分享;解放军第960医院王宝成教授担任本次会议主席、山东第一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王俊教授担任本次会议主持。

主题报告

图片
山东第一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王俊教授主持

“肿瘤免疫治疗biomarker探索之路”

图片
河南省肿瘤医院  陈小兵教授

陈小兵教授从肿瘤免疫治疗现状、免疫治疗biomarker研究及应用思考等方面作了分享。肿瘤免疫治疗从单药到联合、从后线到一线、从晚期到辅助/新辅助、从姑息到治愈、从泛癌到精准,未来的发展方向会更高、更快、更强。与此同时,通过biomarker检测,对于有效人群的筛选及诊疗方案制定都非常重要。陈小兵教授对裕策生物在免疫指标检测领域开展的工作及检测能力,给予了充分肯定。

“EGFR突变的NSCLC靶向耐药后免疫治疗的选择及思考”

图片
华中科技大学附属协和医院  孟睿教授

孟睿教授分享了目前EGFR突变NSCLC治疗的现状与问题、EGFR通路与PD1/PD-L1通路的相互作用、 EGFR突变NSCLC免疫治疗的现状。孟睿教授指出, EGFR突变阳性NSCLC一线、二线不建议单用IO,也不推荐一线IO+TKI;对于引起EGFR突变患者NSCLC单药疗效差的原因有:EGFR阳性患者通常PD-L1表达低、TMB低、免疫微环境为沙漠型。孟睿教授从精选人群、联合治疗、改造微环境等三个角度来分享如何提高EGFR突变NSCLC免疫治疗的疗效,并强调指出针对PD-L1表达较高、吸烟、T790M-EGFR敏感突变NSCLC,可以后线尝试免疫治疗,并且优选联合化疗+抗血管+IO治疗的模式(Imp-150亚组数据),但是免疫联合化疗、放疗、抗血管、其他ICI均在探索中(很多可能失败),因此寻找免疫逃逸依赖的关键分子,针对性干预才是比较好的出路。

热点讨论

图片

原解放军306医院高云阁教授、中山大学附属第七医院孙贤教授、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孔凡铭教授就“基因检测数据如何与临床疗效结合”、“肿瘤免疫治疗的应用前景及biomarker如何选择”等议题进行了热烈探讨。

临床有EGFR突变的患者使用免疫治疗效果很好的案例。高云阁教授认为,个体免疫治疗的成功受多因素影响,寻找免疫biomarker面临诸多挑战。目前还没有哪个biomarker是唯一的,所以对肿瘤患者进行全面检测是非常有必要,需要结合每个肿瘤患者个性化的基因突变进行综合评估,这将让我们可以快速给出治疗方案,为肿瘤患者带来更多福音。

孙贤教授强调,二代测序的出现,给予临床更多的biomarker,对于免疫治疗靶点的选择,以及用药过程中提供了很好的依据。因此,在未来我们可能不光是通过检测一个指标,还可以通过多个检测指标来选择一个甚至多个药物来使患者得到更好的治疗,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目前组织检测还是有局限性,液体活检可以作为一个很好的补充手段,解决肿瘤空间异质性的问题。孔凡铭教授表示,我们还可以通过液体活检进行多次动态监测患者的疗效。未来基因检测会越来越精准。

会议总结

图片

王宝成教授感谢所有参会嘉宾参与本次会议,并就肿瘤免疫治疗的biomarker相关话题发表自己的观点。王宝成教授认为,目前在临床上,我们都是根据肿瘤基因组或者肿瘤免疫微环境的biomarker寻找肿瘤免疫治疗效果好的患者或筛选出治疗效果差的患者,但还存在很多问题,需要我们不断去探索。如果单个biomarker分层效果不好,那就需要多个biomarker综合评估;如果静态的分析不够,那就需要动态监测。总之,技术在不断进步,相信精准的检测有助于临床医生为患者制定更好的治疗方案,给患者带来获益。


【 返回列表 】
返回顶部